支付失败后,我亲手把公司账户重试到负三万

发卡网
预计阅读时长 7 分钟
位置: 首页 行业资讯 正文
,一次支付失败的常规操作,演变成了一场灾难,由于系统重试机制或个人的手动干预,一笔失败的支付被反复尝试扣款,最终竟成功地将公司账户余额扣至负数,造成了高达三万元的资金缺口,这一严重事故已远超简单的操作失误,暴露出公司在财务流程、风险管控或系统设计上存在的巨大漏洞,它不仅导致了直接的财务损失,更可能引发银行信用问题,并对公司的现金流和正常运营构成严重威胁,亟待彻查原因并进行彻底整改。

那是我入职后独立负责的第一个核心模块——三方支付接口失败重试机制,CTO拍着我肩膀说:“这功能关乎公司现金流,别搞砸了。”我自信满满,以为不过是几行if判断加个循环。

凌晨三点,生产环境警报撕裂夜空,监控面板上,公司主要支付渠道的失败率诡异飙升,每秒上百条“支付失败”日志喷涌而出,而我的重试机制,正像一头嗅到血腥味的鲨鱼,兴奋地扑向这些失败请求。

第一波重试,全部失败。 第二波,继续失败。 第三波…系统已经杀红了眼。

我浑身冰凉地看着屏幕——每次重试都不是在向支付机构发起请求,而是在疯狂扣减我们自己账户的余额,每一次“重试”就是一次实实在在的扣款,公司账户的数字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暴跌。

“财务系统显示异常扣款!金额超过三万!”运营的紧急电话直接打了进来,三万,对我们初创公司来说,是整整一个季度的推广预算。

冷汗瞬间浸透了我的衬衫,手下意识地去点“停止”按钮,却抖得几乎握不住鼠标。

就在彻底绝望前,脑中突然闪过代码中的一个细节:重试机制里,我为了“保险起见”,设置了一个异常庞大的重试次数上限,而真正致命的,是那个被我忽略的支付接口特性说明——“同一失败请求重复提交可能触发系统防欺诈机制,导致关联账户余额扣减”。

我不是在重试请求,我是在命令公司财务一遍又一遍地向黑洞缴械。

时间像粘稠的沥青,我瘫在椅上,想象明天太阳升起时,CTO铁青的脸和全员会议上我该如何解释这场由我亲手缔造的财务自杀。

但认输?等着被开除然后背着这三万的债滚蛋?不,绝对不行。

我猛地坐直,仿佛有电流击穿天灵盖,支付机构的API文档!他们的防欺诈机制一定有触发阈值或锁定期!如果我能…

手指在键盘上疯癫起来,不再试图停止服务——那只会让已队列的巨量请求更加失控,我直接拔掉了服务器网线,物理断网,是阻断所有疯狂请求最野蛮也最有效的一刀。

世界清静了,警报熄火了,日志停止了刷屏,心脏在胸腔里狂砸,我深吸一口气,接上网线,用颤抖的手登录支付平台商户后台

找到“交易流水”查询,时间选定最近十分钟,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扣款记录,每一笔都戳着我的眼,但幸运的是,几乎所有记录的状态都是“处理中”而非“成功”。

还有救!这些扣款大多只是预授权冻结,并非最终划扣!支付机构的实时监控系统显然也注意到了这海量的异常请求,自动触发了风险干预,将绝大多数请求挂起了!

接下来一小时,我做了三件事:第一,按照支付平台指引,火速提交了“异常交易申诉”工单,附上详细说明和日志截图,第二,彻底删除了那个罪恶的重试代码,替换为简单的失败记录和异步告警,第三,给CTO和财务总监写了封长邮件,陈述事故经过、当前处理情况和…我的辞职信。

天快亮时,CTO回了邮件,没有预想中的暴怒,只有冷静的三行字:“收到,账户余额已恢复,下次注意,辞职信撕掉,回来把流程文档补全,这事故值得全公司学习。”

我盯着屏幕,眼眶猛地一热。

后来才知道,CTO早年也写崩过数据库,董事长曾误删过生产环境,我们这家技术公司的文化,不是不犯错,而是不放过任何一次错误带来的淬炼。

那份详细记录了“负三万事件”来龙去脉的技术复盘文档,成了每个新员工的必读材料,而我补写的重试机制,核心只有三条:有限重试、指数退避、和完备熔断

每当新人在我身后感叹这系统真稳定,我总会想起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,它教会我的不仅是技术,更是一种敬畏——你敲下的每一行代码,都可能是唤醒巨兽的咒语,或驯服它的缰绳。

-- 展开阅读全文 --
头像
我的交易记录在深夜尖叫,一键导出撕开虚拟交易的遮羞布
« 上一篇 08-20
分润迷宫,当支付结算的算法开始思考,谁在金钱的暗河中裸泳?
下一篇 » 08-20
取消
微信二维码
支付宝二维码

目录[+]